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。其栽培多以块茎繁殖为主,于当年秋季采挖的中小块茎作种栽,在第二年的春季当温度上升到5℃左右时进行栽种。田间管理主要是追肥、灌水排水、摘除花苔和病虫害防治等。天南星,别名南星、白南星,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以球状块茎供药用,味苦、辛,性温,有散风化痰、解痉除挛、散结消肿的功能。主治中风、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痰涎上壁、破伤风、肢体强直、抽搐等症。
栽培技术整地:春天、秋天整地均可。整地前要施够肥料,也可以选用家畜粪便;繁殖:天南星的繁殖多以块茎繁殖为主,种子繁殖次之。
方法: 秋季挖收天南星后,选健壮完整、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为种栽(大者入药) ;然后将种栽放入地窖中砂埋保存,窖深在冻土层之下,窖温控制在4℃左右为理想;第二年当温度上升到5℃时,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~25 cm开浅沟,以株距15 cm栽种,栽时芽尖向上,复土厚度5 cm,墒情好时可不浇水,土壤干旱可浇1次透水,温湿度适宜时半个月就可出苗。一般每公顷种栽600 ~750 kg,小种栽375~525 kg。天南星适于和玉米等高杆作物间作。田间管理中耕除草:当苗高5 cm时,因为幼苗小要浅耕,以后每半个月进行1次除草,小垄栽种的可三铲三趟,第三次稍深些。追肥:每次结合中耕除草追施腐熟堆肥、厩肥或人畜粪水,每公顷22 500 kg,第三次可多一些,并施饼肥750 kg。